海关开展进出口食品安全小讲堂活动。黄勇华/摄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?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)11月22日,2023年“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”海关总署主题日系列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,本次活动的主题是“崇信尽责,共护国门食品安全”。
近年来,海关坚持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、风险管理、全程控制、国际共治”的原则,扎实推进进口食品“国门守护”行动,着力提升“源头管控 口岸监管 后续查核 打击走私”全链条监管成效,持续加强口岸食品安全监管,坚决守牢国门食品安全底线、监管红线。
海关总署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进出口食品贸易总额达1.5万亿人民币,同比增长9.5%。全国海关累计发布进境农食产品不合格通报4222份,对2473批次不合格农食产品实施退运或销毁;对全国口岸7274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卫生监督25799次,发现并依法处理不合格5311次;查处检验检疫行政处罚案件211起、案值4亿元,立案侦办食品涉税走私犯罪案件580个、案值124亿元,坚决阻断不合格食品流入途径,严把国门食品安全关。
海关关员向消费者介绍进出口食品安全知识。黄勇华/摄
据了解,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展以来,全国海关围绕活动主题,通过“线上 线下”多种方式,组织举办专题展览、专家讲座,印发科普读物、张贴海报,开展交流互动等活动,全方位展示海关在维护进出口食品安全方面的举措和成效,深入普及进出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,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。
责任编辑:王亦君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